12021年刚开始的娱乐圈就像一片绿意盎然的“瓜田”,到处都是瓜。 一周前,最让吃瓜群众兴奋的“甜瓜”难道不是郑爽的代理生育事件吗? 事件爆发后,郑爽的人设崩塌,各大媒体都在借瓜抢流量,热闹非凡。 但是,我们很少看到暴露在大众舆论视线下的郑爽背后,是越来越神秘的资本家——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文化”。 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从以前的《战狼2》 《我不是药神》 《流浪地球》到春节上映的《你好,李焕英》,背后的资本推手是北京文化。 作为成立才几年的电影资本,每次都打出精彩的手,唱着高唱猛进,赚得盆满钵满。
北京文化正成为电影大佬云集的地方、电影行业的造梦工厂。 说陌生的,怪不得有这么多爆款作品在手,公司应该不差钱。 但是,去年北京文化首先发布了亏损29亿美元的年报,随后高层内斗掀起“财务造假”风波,受到监管咨询,股价风波不止,被卷入这家电影公司多年的资本迷局。 2021年1月4日,开年第一个交易日,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进入北京文化调查。 雪上加霜的北京文化又被卷入了“爽娘”的黑料中,真想哭。 作为北京文化力量的小花,郑爽和“金主”一直合作得很愉快。 前者给站台,后者给资源,有钱人都赚。 客观地说,北京文化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强大的传播和引导话题的能力。 无论是《战狼2》还是《流浪地球》,从最初的寂寥无名到病毒式的舆论爆发,这都与北京文化宣传精心策划的评价抑制手段分不开。 所以,即使娱乐圈有人抱怨郑爽不恰当的发言,在粉丝眼里也表现出了偶像的“真正的性情”。 值得一提的是,郑爽的“黄金期”在2019年下半年,也就是与张恒分手,进而与北京文化合作后,铺天盖地的资源不断涌现。 这一年9月,知名法国杂志《JALOUSE》中文刊创刊号封面人物郑爽,这意味着长达7年的时尚圈封禁令将不复存在。
回到2012年,郑爽在拍摄北京知名时尚杂志《精品购物指南》封面时,拍摄的一半借口突然去厕所“尿遁”不回去,直接惹怒了时尚刊物圈,从此被封杀。 能让郑爽高唱复活的北京文化在“北京圈”的地位自然不一般,有名的导演也折腰了,赵宝刚、冯小刚两位大佬也对郑爽表示各种不好意思的夸赞。 虽然不是资源,但北京文化特意为《爽娘》定制了电视剧《倩女幽魂》。 很遗憾,之后这个项目因涉嫌违规而确认收入,一直没能上线到雪藏。 更令人困惑的是,明明获得了票房丰厚的电影,北京文化却一直传出赤字的消息,戴着ST的帽子。 不仅如此,去年一年,北京文化高管的内斗、总经理辞职、财务造假、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比自家出品的电影还热闹。 这一切,都要从北京文化幕后大佬宋歌开始。 宋歌出生于21967年,在央视研究生院长大。 从小就和许多文艺界名人比邻而居的他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免费观看许多内部电影。 虽然长期泡在大院里,但宋歌和那时很多同龄人的想法一样,只有理科才是正道。 1986年,19岁的宋歌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与文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热能工程专业。 大学时代的宋歌具有清华理工男的特色,除了上课做实验以外几乎没有兴趣。 1990年,大学毕业的宋歌想看资本主义的生活,来到美国深造。 这一年,长发飘飘的高加森睡在清华电子工程科的专门教室里。 他讨厌自己的专业,犹豫着该如何离开清华去搞艺术。 没有伤害家人“清华人”的心。 家里希望高晓松成为“有艺术教养的科学家”,但最终成为了“了解孩子科学知识的艺术家”。 这话也很适合后来的宋歌。 1994年,27岁的宋歌悄然回国。 回国后,他没有去专业相关机构,而是借清华高材生的身份,投身于此时鲜为人知的清华系投行。 他可能意识到快速发展的中国得不到资本的帮助。 2003年,宋歌成为风险投资软银的钱包合伙人,正式加入中国顶级资本市场大家庭。